1.什么叫“普发性文件”
普发性文件指没有特定的主送机关的公开发表告类公文,部分文尾注明:此件发至X级、X区域等,或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
此类文件没有落款,如意见、决议、决定、规定等。
扩展资料: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普发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通知格式怎么写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 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 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إ
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
3.通知如何写
1、标题
通常情况下,三大类通知的标题都由发文机关、事由及文种三部分组成。视具体场合和内容 ,发文机关可以省略,文种亦可变“通知”为“预备通知”、“正式通知”、“紧急通知” 等。在发文通知里要准确使用“批转”、“转发”和“印发”,发布本机关自制规约文书, 对重要的规章应由“颁发”、“发布”等动词提起。除发布的规章应用书名号,其余均不使 用 书名号和标点符号。要具体处理好“关于”引起的介词结构和文种表述,杜绝重复出现“关 于”和“的通知”字样。
2、主送机关
视通知内容,有些应具体写明受文单位名称,有些属普发性的则应写上规范化的统称。虽不 属普发公文,但主送机关较多的,也可用相应的规范化统称。
3、正文
一般起草时要先交待发文的原因、意图或目的,然后写清通知的具体事情、办理要求、注意 事项及时限等。
正文的表述除篇幅简短者多数通知用条款格式,即分条分款将内容按一定逻辑标准排序,做 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由于通知种类较多,各体正文写法、篇幅长短等差异较大,恕不一一。
4、落款
正文结束后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4.告示、通告、通知、启事、公告
告示。在正式场合中,集体(政府、单位等)对集体内部个体发布,其重点在于针对集体内的每个个体,并且含有一定的强制意义。一般用于需要广泛告知的重要事项。
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事项时使用,对特定集体内部发布,不含强制意义,当对象集体下某个体需要了解相关问题才有必要来看。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知往往有着其特定的告知对象,并且通常要求执行。
启事。向公众说明事实或希望协办。对象不确定,看到的人都可以接受。
公告。严格地说是以国家的名义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但是经常被滥用,我们只考虑严格意义上的使用方法。
公告通常由国家高级权力机关发布,通告可由各级机关及基层单位发布。公告用以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则是一般事务或业务事项的反映。公告向国内外发布,通告则只在一定范围内发布。
启事与通知应该更好分辨了,启事面向的对象是任何人,而通知是对特定集体或者个人。